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!被列为未来一年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-10日在北京举行。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,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了2022年经济工作。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,被列为未来一年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,其中的很多处表述值得关注。
为何提“要坚定不移推进,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”?
会议指出,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要坚定不移推进,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”。
“这进一步表明,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治理问题。不是短期内采取几个简单的行动就能够实现的,需要进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。”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汪明月表示,这需要在工业、能源、建筑、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地开展绿色低碳行动,也需要推动绿色低碳消费成为新的时尚追求。
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,对于现在还未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完全脱钩的中国而言,时间短、任务重。会议对未来一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,分别是坚持全国统筹、节约优先、双轮驱动、内外畅通、防范风险。
其中,“统筹”被提在了首要位置。“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,防止简单层层分解’的表述值得注意。‘达峰’是全国整体实现,根据区域自然禀赋、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,可以有前有后,所以全国统筹至关重要。”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特别提醒。
“当前,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(能源强度)较发达国家而言,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,这也就决定在未来一年,节能仍然是成本效益较高的一种做法。” 汪明月说。
新的经济形势下,节约优先被赋予新的内涵。汪明月表示,一方面,超高能效设备产品、超低能耗建筑、新能源汽车等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,是绿色发展的新动能;另一方面,运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低碳改造,有助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,进而衍生新的产业业态。
如何把握好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节奏?
会议指出,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”,“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,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”。
这样的要求,取决于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,虽然煤炭消费占比持续降低,但是2020年仍达56.8%。
另一方面,中国在发展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、生物质发电上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,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,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。
数据显示,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6.8亿吨标准煤,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达17.9亿吨,稳居世界第一。
“但以风电、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,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了稳定性和可靠性挑战。”汪明月说。
“在新能源储能技术和应用还未实现规模化的今天,解决因气候、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缺位问题,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好传统能源的调峰作用。”汪明月进一步解释。
“‘优化组合’,就是要保证能源安全,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。也可以理解为,新能源发电减少,煤进;新能源发电增多,煤退。”孙永平说。
能耗“双控”为何要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?
“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‘双控’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‘双控’转变。”会议的这一要求,意味着未来考核的“指挥棒”将发生变化。
“原来看‘量’,未来要看‘来源’和‘结构’。”孙永平表示,未来考核指标的变化,对我国经济发展将有很深的影响。
“能耗‘双控’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控制。总量包括了传统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。未来的碳‘双控’可再生能源就不在控制范围,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,尤其是资源禀赋比较好的地区的经济发展。”孙永平解释。
“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并未与能源消费脱钩,能源总量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,同时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。在降碳的背景下,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理念有惯性,更重视通过传统发展模式做大分母,转型动力不足。”对于此,汪明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
“所以‘科学考核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’这一要求,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插上‘翅膀’。能耗‘双控’向碳排放‘双控’转变,有助于将现有的应对气候变化、能源结构调整、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制度整合起来。也有利于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,防止简单层层分解。”汪明月说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